2025-08-06 |
光伏行业“反内卷”又见实际行动。最近,又一家光伏玻璃头部企业主动减产。
8月4日晚间,福莱特在投资者互动易平台上表示,积极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“反内卷”号召,减少光伏玻璃产能供给。
专家认为,光伏行业的供需失衡已演变为全产业链的结构性矛盾。光伏玻璃作为上游关键材料,其市场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。头部企业主动限产,促进价格回升,利于修复行业供需差。
此外,8月5日,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(以下简称“中国机电商会”)发布《关于反对不正当竞争,维护光伏行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倡议》。中国机电商会表示,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价出口等方式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。
减产“反内卷”
多家上市公司行动
据卓创资讯数据,2025年上半年,在全球光伏玻璃在产产能排名中,福莱特以18%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。福莱特主要业务涉及光伏玻璃、浮法玻璃、工程玻璃、家居玻璃四大领域,以及玻璃用石英矿的开采和销售、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及电力销售。2024年,公司光伏玻璃业务收入达168.2亿元,占据整体营业收入的90.01%。
福莱特并非近期唯一宣布减产的上市企业。
7月29日,海南发展发布公告称,其控股子公司于近期对550吨窑炉及5条深加工生产线进行停窑减产。彼时,海南发展称,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光伏玻璃产品价格大幅下跌,子公司近两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,且短时间内难以扭亏。此次减产目的在于降低公司运营成本,避免继续生产造成更大规模的亏损和资金投入。
“光伏玻璃企业减产是行业对供需差较大的修复行为,其目的也在于自主淘汰落后产能。”隆众资讯光伏玻璃分析师高玲对记者表示。
近段时间以来,就投资者关注的减产可能性及行业整体情况,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易平台回应。
凯盛新能表示,光伏玻璃行业仍存在供需错配现象,价格回稳仍需要一定时间。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供需格局变化,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,调整优化产线布局,加强成本管控水平,避免陷入“内卷式”竞争。
“2025年上半年,光伏行业结构性调整,包括光伏玻璃在内的光伏行业主要产品价格整体处于波动低位运行。”三星新材称,面对当前光伏行业的困难和挑战,公司将加强风险管控,做好对光伏玻璃市场趋势的前瞻性研判,确保生产运营紧跟市场节奏。
减产初见成效
光伏玻璃行业供需差有较大修复
前述减产行为,实为从政策端到企业端的直接传导体现。从光伏产业整体情况来看,近期政策面频出实招。
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,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,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。此举被业内视为政策引导光伏行业供需优化的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