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25 |
A股慢牛行情确立,随着最近市场调整,亦有观点担心指数上涨过快,市场已经过热了吗?
9月22日,在兴证全球基金、兴银理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“投资·向善”大讲堂上,百亿私募睿郡资产合伙人董承非、万亿公募广发基金副总经理王海涛、千亿规模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璋、百亿私募宁泉资产投资经理曾铭伟以及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罗妍,围绕当前A股市场是否进入慢牛阶段、多资产配置的战略意义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。
image
A股是慢牛还是过热?
今年以来,A股与港股市场表现抢眼,尤其以算力为代表的科技板块领涨,部分个股在短短两三个月内涨幅数倍,市场情绪明显升温。面对这一轮上涨行情,投资者普遍关心:这是新一轮“慢牛”的开启,还是局部过热的前兆?
对此,睿郡资产合伙人董承非从股债性价比的角度给出了判断。他认为,本轮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在于:经过过去三年的持续调整,权益资产的风险收益比显著提升。与此同时,债券市场经历长期牛市后,无风险收益率已降至2%以下,迫使投资者不得不将目光转向风险资产以寻求更高回报。
“本质上,这一轮行情的启动,是因为权益资产在各类风险资产中展现出最高的性价比。”董承非同时也指出,市场并非全面过热,而是存在局部泡沫。特别是以算力为代表的科技板块,短期涨幅巨大,部分个股估值快速攀升。
“我们也能接受这种情况,就像喝啤酒,没有泡沫就少了味道。”董承非给出这样形象的比喻,一轮较大的行情往往伴随阶段性泡沫。
至于市场风格,董承非表达了对“慢牛”的深切期待:“作为资产管理人,我当然希望是慢牛,快牛对投资者和管理人都构成巨大挑战。”但他也保持审慎,中国人都很勤奋,历史上每次我们都希望慢牛,但结果往往是快牛。希望这一次会不一样,牛市能够慢一点,时间长一点。
广发基金副总经理王海涛则从价值与成长的辩证关系切入,回应市场热点。他指出,当前市场确实存在明显的风格分化,成长板块尤其是与海外需求挂钩的科技企业表现强劲。有成长型基金经理向他解释,投资逻辑在于“企业赚的是国外的钱”,避免了国内激烈的内卷竞争,因此具备更强的盈利可持续性。
对此,王海涛认为“不能说没有道理”,但他同时强调,价值风格并未过时,历史经验表明其终将回归。“价值因子包括低PE、低PB、高股息率、良好的自由现金流和稳健的盈利增长。虽然阶段性跑输,但不应因此否定其长期有效性。从历史来看一定回归。现阶段成长风格会强一点,希望慢一点,价值迟早会回归。”
他进一步指出,价值与成长并非对立,许多优质公司兼具两者特征,例如中证800价值指数与800成长存在重叠成分股,这类公司既具备估值优势,又拥有成长潜力,堪称“学霸型标的”。
王海涛同样表达了对“慢牛”的期待,并提醒市场当前存在“极致分化”现象:例如通信行业中,仅光模块相关个股大幅上涨,其余细分领域则表现平平。
宁泉资产投资经理曾铭伟则表示,宁泉的投资风格一贯稳健。他调侃,在市场上涨的时候谈风险,按照当下流行术语来讲可能有些“老登”味,但是在国内“动物精神”发达的投资氛围中,各个领域都不缺乏风格激进的选手。
曾铭伟表示,相对于收益的大开大合,宁泉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,希望帮客户相对稳健获取权益市场的回报。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从自己的风格出发,从底层资产基本面,估值等角度出发,做好投资组合风险性价比的调整。
“我们始终提醒客户,尽管市场可能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,但内外部风险并未消失,仍需警惕负面事件的冲击。”曾铭伟指出,一旦市场上涨斜率过于陡峭,回调风险将显著上升。在这个过程中,宁泉希望把自己的投资组合顾好,留有余地,保持谨慎,同时,即便有“登味”的话,登出自己的色彩,还是坚持自己。